——何剑文师兄的公文写作之路
采编: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语文)江有优、刘那欢
金秋九月,清华大学出版社新鲜出炉畅销书——《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该书稳居当当网新书热卖榜前茅,被众多“笔杆子”誉为“解渴”“颠覆”之作,得到多位公文写作界、学术界大咖力荐。这本畅销书作者何剑文,就是我校校友,200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山市委外办综合科科长,也是公文写作微信公众号“小二哥悟”创办人。近日,我们对何剑文师兄进行了一次专访,现在就来一起分享他从校园“足球小子”到今天“公文能手”的成长之路。
何剑文专著《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
明志成材
何剑文师兄来自“足球之乡”——梅州兴宁市。许多老师和同学对他最深的印象都是酷爱踢球,几乎每天准时准点到学校足球场“报到”,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穿着球衣球鞋,带着足球的身影。按照剑文师兄自己的话是“在中文本科读了足球专业‘研究生’”。在采访的时候,师兄还跟我们津津有味回忆,当年爬墙出去学校后门书报摊买《足球报》《体坛周报》的趣事。正是喜欢踢球的缘故,他在球场上跟许多师兄结下深厚情谊。
在读大二的时候,有一次他跟97级汤怀恩师兄踢完球后坐在当时的泥地球场上聊天,汤师兄问了一个问题:何剑文,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把剑文师兄问蒙了,他一直觉得读大学本身就是结果,从来没有想过毕业后要干什么。在师兄们榜样引导和鼓励下,何剑文逐渐认识到:中文系学生,终究还是要靠“笔头”,把文章写好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这个想法得到刘汉光老师大力支持,刘老师的原话大概是这样“外语系的出来会翻译,计算机系的出来会编程,艺术系的出来会画画,中文系的出来就要能写”。时任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朱苏权老师也大力支持,鼓励他大胆尝试。在老师和师兄帮助下,大三的时候,他有幸来到《信息时报》和《羊城晚报》实习,算是正式与文字工作结缘。
剑文师兄一再告诉我们,在校园里不仅要学会写文章,还要学会交朋友,特别是跟学长们交流交往,他们能在前进路上指点迷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如果没有师兄引荐和鼓励,一个农村学生独自在广州,几乎不可能接触到媒体这个行业。此外,还要跟老师交朋友,剑文师兄认为,老师在课堂之外的作用,可能比课堂上还重要,很多深层次学习交流,都是跟老师私下交流的时候。他跟陈利群、刘汉光等老师结下深厚情谊,毕业后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经常会请老师解疑答惑,跟老师分享所学所思,《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中不少观点和认识,就源于陈利群老师多年行政工作经验和数十年写作教学感悟。正如剑文师兄那句真情流露的话语——“自己没有能力来到最好的大学,却有幸遇到一群最好的老师”。
何剑文与朱苏权、陈利群两位老师合影
说起写作,剑文师兄特别感谢读中文系时要求的“每人每年写100篇作文”,还对陈南先老师在每周写作课上宣读好文章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虽然当时没觉得每周写作文有什么大用,但后来逐渐发现,正是这几百篇作文给自己打下比较扎实的文字表达基础,在报社实习时能够较快找到感觉。剑文师兄还专门提到一个观点“专业练习”,认为这是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窍门”。他说自己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写作能力在班里并不突出,“分水岭”是进入报社实习。经过在报社高强度、专业化、长时间练习,无论是写作能力还是自信心,都得到极大提升,感觉自己真的跟以前不一样。在实习期间,剑文师兄发表了200多篇文章,不仅帮他顺利度过就业关(共拿到6个offer),还让他决心把“写作”当作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和方式。
逆境成匠
凭借着那厚厚的实习文章,剑文师兄顺利来到中山市公安局团委工作,然后又来到市看守所做管教民警,每天与在押人员谈话教育,远离自己熟悉的文字工作。但是,大学时播下的“写作”种子,实习时树立的信心志向没有丢。他坚持思考、坚持观察、坚持写工作心得。终于,这份坚持得到回报。在一次普通外出交流培训中,在上级没有提出统一要求的情况下,他在那批学员中唯一主动撰写上交学习报告。没想到,这篇报告得到当时公安部领导批示表扬。这篇文章让他离开管教岗位,来到政工部门。在毕业四年之后,终于拿起向往已久的“笔”——负责撰写单位内部网站的简讯消息,以及通知、请示、函等常用公文,算是正式开始自己职场写作之路。
对于实习时候就经常单飞采访、独立写稿的何剑文来说,写写简讯这些“豆腐块”基本都是手到擒来。他觉得,写材料就是如此,直到有一次被现实狠狠“教育”,才明白自己是多么无知和浅薄。那大概在2007年9月,省公安厅要在市里召开全省公安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现场会,要求市局分管副局长做经验发言。当接到这个写作任务的时候,他就像被狠狠敲了一闷棍,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经验材料”,更谈不上该怎么写,一个人关在办公室几天几夜也束手无策。最后时刻,还是靠市局派出的“笔杆子”,才完成这次任务。
这种无力感、挫败感和失落感让何剑文师兄深受触动、备受打击、如梦初醒,他开始明白,之前的自我感觉良好只是坐井观天,自己连写材料的门都没摸到,简讯、通知、函和请示这些简单公文,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写材料”。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让自己想十几年才明白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写材料?剑文师兄认识到,写材料就像学车,要学小汽车,就要用小车来学;要学开大车,就要用大车来学,小汽车开得多好,也很难学会开大车,只有到更高平台锻炼,才能写更大的材料。2009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考试进入了中山市外事侨务局办公室,走上了真正的“写材料”之路。
何剑文工作场景
从科级单位来到处级部门,加上之前学习积累不够,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大脑被“掏空”,感受到“小马拉大车”的吃力和艰难——通宵达旦加班是家常便饭,写出来的材料经常被领导推倒重写。正如他在《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一书中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写材料之路道阻且长,最怕的不是遥远,而是迷茫无助”。
当时的环境退无可退,又没有老师指引,为了写好材料,他只好开始“道听途说式”学习: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赶紧买一堆马哲著作来啃;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懂逻辑,就买十几本逻辑书苦读;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看《人民日报》,就每天阅读摘抄;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恶补经济、管理、哲学、心理学等等。剑文师兄说,那段时间自己其实走了许多弯路,但是,人生不可能避免的就是弯路,写材料亦是如此。从长远来看,弯路只是直路的一部分,是走向直路的必经之路,所有“折腾”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从渐悟到顿悟的积累和积淀。
这样不停折腾,一年、两年、三年……,直到2014年左右他终于感悟到:写不明白的根源是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是因为缺乏逻辑。如果离开逻辑思维,空谈格式、修辞、表达,提高写作能力只是水月镜花。在融合唯物辩证法和金字塔原理,并经过无数次写作实践后,剑文师兄终于摸索提炼出一套“自下而上归类提炼,自上而下分类表达”的“五子棋”写作法,找到基层文字工作者精准入门的“思维导图”。
所谓“五子棋”,就是把写材料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找料子,收集素材;第二步梳辫子,归类分组;第三步,戴帽子,提炼标题;第四步,填肚子,表达内容;第五步,理面子,修改美容。至此,剑文师兄才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写材料,怎么样才能写好材料,实现从“病急乱投医”到“久病成医”的蜕变升级。按他的说法是“好像一下子打开任督二脉,写的材料一篇比一篇好,写作水平以看得见的速度提升,写材料终于进入快车道,成为单位独当一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写作能手。”
传道成师
采访时,我们问剑文师兄,没有人要求你,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花好几年写这本书?师兄说,因为“久病”,所以希望“成医”——自己曾饱受写材料的困扰和折磨,对基层写材料之苦感同身受、心怀悲悯。就如《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一书中所说“在写材料还没有找到感觉的那些年,自己就像是一只负重飞行的无头苍蝇,在看不见尽头、漆黑一片的隧道里屡屡碰壁、苦苦挣扎、奄奄一息。”
为了走出写作困境,剑文师兄在淘宝上用“公文写作”“写材料”“写作”等关键词去搜索,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几十本公文写作书都买回来。遗憾的是,他没有找到一本立足实战,为基层量身定做、精准导航的写材料入门书,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写材料,怎么样写材料。那时候他就默默发愿:如果有一天能写好材料,就要针对所经历的痛点、难点和盲点,把基层写材料这回事说明白,让更多后来人能够顺利入门提高。随着写作能力、知识积累、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在2017年初,剑文师兄开始萌生写一本基层公文写作“幼小衔接”指南的念头,把自己在写作路上曾经掉进去的“坑”标注分享出来,让更多后来者少走弯路。
他开通“小二哥悟”公文写作公众号,推广“五子棋”写作法,分享写材料的所思所悟、酸甜苦辣,以输出倒逼输入”。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虽然没有特意宣传推广公众号,里面高价值的实战“干货”,还是吸引了四千多名公文写作者和研究者关注,不少基层“笔杆子”前来“拜师学艺”。作为写材料路上“久病成医”的过来人,剑文师兄非常理解其中艰辛,不仅经常推送文章分享写作方法,而且定期免费跟全国各地的几十位朋友视频评改、演示方法、解疑答惑,被大伙亲切成为“小二哥老师”。此外,剑文师兄还把“五子棋”写作法融入到申论写作中,摸索出一套管用实用易用的申论写作方法,教人用写材料的方法写好申论,在职场起点就提升科学思维能力。随着公众号影响力不断扩大,剑文师兄也引起国内公文写作学界关注,受聘为广州秘书学研究学会理事,多次邀请在全国高校文秘老师论坛作专题分享,数十次到机关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分享公文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的成长过程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通过写文章、录视频、做分享,剑文师兄对写材料有了更本质、更丰富、更系统认知,离“写一本书”的目标越来越近。2020年8月,他在公众号内容的基础上撰写《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初稿,并经过60多稿全面修改,在2021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书一推出,就得到学界专家和多位公文写作畅销书作者的高度评价,称赞此书为公文写作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在采访中,我们问剑文师兄以后有什么愿望?他说,想做一名老师,因为教会别人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答案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接近三个小时的采访中,剑文师兄循循善诱、金句不断、风趣幽默,把专业问题讲得通俗易懂,就像一名优秀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
何剑文分享公文写作
众所周知,写书是个苦差事,除非你有什么话非说不可,否则没人能够动辄写出几十万字出来。通过这次采访和反复阅读《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这本书,我们真切体会到,所谓“非说不可的话”,就是对目标锲而不舍,全力以赴;就是剑文师兄在此书自序中所说的“使命感”——没有外界要求和功利目的,觉得应该做、必须做,而且,似乎只有自己才能做好的事情。作为文传学院师弟师妹,我们要向剑文师兄学习,努力在校园时期就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找到一件有价值的事,坚持做,然后等待时间的价值。正如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感。”
师兄寄语
在大学学习上,他希望师弟师妹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二个‘学习’是名词,其他两个是动词”,就是要先学会如何学习,再去学习。师兄说,“本科”的“本”,就是“本钱”的“本”,本科学习就是要为职场,乃至人生积累本钱,这个本钱就是“学习能力”,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离开校园,学习才真正开始。
在发展方向上,他希望我们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一艘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如果你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所有努力都是无效的。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想明白,才能在一个方向上持续前进、有效积累。”
在应对挑战上,他希望我们要有一技之长。他认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必要。比如,“对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写作可能是唯一能被即时量化的能力。中文系的人不会写,那你能做什么呢?写作能力是中文人必备的职场‘压舱石’,也是职场乃至人生的‘硬通货’。”“身在校园,要像工作那样去学习;走出校园,要像学习那样去工作”。
笔者小记
作为我们的师兄,何剑文在与我们的沟通对话中流露出了似兄长般的亲切与真诚,无论是聊到他大学的美好时光,还是关于写作的苦乐收获,亦或是表达对后辈的提醒建议,他都和盘托出、倾囊相授,他的健谈与热心肠在使我们受益良多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写作这条路上的执着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