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山不争高自成峰

时间:2017-09-29

丁志群是我院管理学院1999届校友,也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开设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大学毕业没到5年,丁志群就坐上了西樵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西樵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的位置,2016年底调任西樵镇太平中学校长。

坐在笔者对面的丁志群温文尔雅,充满亲和力。采访之前,笔者多少有些诧异:这位校友是不是有些什么背景、“靠山”之类的。随着交流的深入,一个赤手空拳、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智慧,闯出事业一片天地的“草根校长”深深根植于笔者的脑海,他的激情与冲劲、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深深地打动着我。

学以致用修己达人

1995年,丁志群考进了广东民族学院管理学系。初上大学,全新的环境带给他无限的新鲜与好奇,也有陌生。“和我同寝室的7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的性格与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未曾体验过集体生活的我处处小心谨慎,做什么事都会先主动考虑别人的感受”,当时丁志群给人的印象就是比同龄人要成熟、稳重一些,“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学会了包容他人,学会了照顾自己”。

大学四年,他先后被选为舍长、楼长、系学生会宿管部部长、班长,积极参与和组织了一系列学生活动,大大提高自身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和演讲才能。“在竞选校长时,面对台下苛刻的评委和观众,我毫不怯场,大胆流畅地阐述我的治校方案,这其中无不得益于大学时当学生干部的锻炼”,丁志群如是说。

大学期间,丁志群也迷茫过。一方面是对大学学习方式的改变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缺乏具体的认识。作为旅游管理教育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他无法向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讨教专业学习经验,只能靠自己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经过不断学习,他发现这个专业还是有很多他所喜欢的课程。“只要产生兴趣,一切都会学好,只需要自己协调好时间。”图书馆是丁志群最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地方。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经典著作,查阅最新的报刊、杂志,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不断使自身的知识面得到延伸和拓展。

“闲暇之余,除了专业书籍以外,我读得最多的是哲学和人物传记。”与最有思想的伟人对话,从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中获取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丁志群人生经历的有益补充。

丁志群明白,从书本上学到的是理论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较少,自己只是被动接受。他明白需要深入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学会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考取导游证后,他经常利用假期去旅行社兼职当导游,先后游览了国内众多的风景名胜,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人生阅历,也为日后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鼓起行囊踏上征途

1999年7月,丁志群大学毕业。当时恰逢学院易名改制不久,新校名的社会认知度不高,还经常被别人误解。那一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普遍不理想。他也曾迷茫过、徘徊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了当教师这一选择,来到南海西岸镇的一所职业学校任教。“刚走向工作岗位时,由于给自己的定位偏高,常常感觉工作不适合自己,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丁志群有感于刚走出大学校门时的年轻气盛。

丁志群去单位报到的第一天,校领导安排他当班主任,管理一个问题最多的班级。他没有推辞,反倒觉得年轻人多点尝试是应该的,“我想通过解决最困难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能耐,挖掘自己的潜力”。

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如他想像的那么简单。他当班主任的第一个学期,班里最调皮的两个学生因为小纷争而产生摩擦,继而大打出手,其中一位同学用玻璃瓶打破了另一位同学的头。接到消息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受伤的同学送往医院治疗,“血像水一样从学生头部喷溅而出,送去医院缝了十几针,现在想起还令我感到心悸、头晕”。当时的他却很镇定,处惊不乱,沉着应对。处理完医院的事情后他又赶回学校安抚学生的情绪。想不到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头,双方家长也卷入事件中来。原来用玻璃瓶打破同学头部的学生的哥哥是当地派出所的一名领导,而被打者的学生的哥哥是当地最出名的地痞。在当地,双方都算是很有“势力”的人家。两边的家长情绪都非常激动,扬言“事情还没完”,双方都出现有可能走极端的苗头。为了防止事态恶化,他对双方都进行家访、安抚和调解,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说服双方保持理智。待家长们心平气和后,丁志群又邀请他们到家里来作客,在一张桌子上协商问题,分清责任,俨然一名公正的调解民事纠纷的法官。在他的努力下,双方家庭最终达成了谅解。

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在业务教学方面,丁志群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在同事当中,有职称比自己高的,有教学经验比自己丰富的,有研究生学历的,还有获得英语八级证书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只有更加努力,不断学习和钻研。他意识到,一名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教起课来才能高瞻远瞩,游刃有余。为此,他广泛涉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持续给自己充电。在实际工作中,他虚心向长辈求教,刻苦钻研教材,深究教学方法。他还经常打电话向大学时的班主任杜富荣老师、温锦英老师等请教。,他总以“厚积才能薄发”自勉:不学习、不研究终将被时代淘汰。《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报刊、杂志是他最重要的信息源和知识库。在课堂教学中,他充分利用自己当导游的经历,把所积累的丰富素材讲给学生们听,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辛勤的汗水结出丰硕的教学成果,在全国导游证考试中,丁志群所教的班级通过率为60%,远远高于全省导游考证30%的平均通过率,与高校的通过率几乎持平。这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五年多来,丁志群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即便是当了校长,他一周仍有5节左右的课时量。“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丁志群的理由很简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丁志群长期都是教学行政双肩挑,从班主任、团委书记、政教主任的岗位上,慢慢积累着自己。

2000年、2001年,丁志群连续两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教师”;2001年获西樵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和2003年被评为西樵镇“优秀教师”。

在一个又一个的荣誉面前,丁志群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要把工作干得更好,只有不断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相信自我超越自我

2004年3月底,为了选择合适、得力的管理者,南海区教育局决定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100多所中小学校长。按照区教育局的规定,竞选中学校长有一个硬性要求:具备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在一般情况下,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后,可以获得中教二级职称;在此基础上,四年后才能参评中学一级教师。也就是说,大学本科毕业后,最快也要五年后才能评中学一级教师。刚刚工作四年有余的丁志群显然不在此列。谁知道,教育部门随后又下发了一个新规定:获取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有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可以破格评选中学一级教师。丁志群当班主任刚好三年。“许是命运真的厚爱踏实肯干的人”,丁志群有些感慨,“如果我当初在工作中挑三拣四,如果我因为怕辛苦而不去做班主任这份苦差,那么我也就无法参评中学一级教师,也就没有资格参加校长竞争上岗了”。

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丁志群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在报名截止日那天递交了竞选报名表,角逐西樵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说真的,当时我对自己没多大的信心”,丁志群说,“我对自己非常了解,我没有别人聪明,能力也一般。但我是个认真、努力的人,只要是认准的,我就会全心全意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句话也是丁志群对自己最满意的评价。是的,先天不足可以靠后天的勤奋来弥补,这也让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精力。为了准备自己的竞选材料,他对西樵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全方位实地考察与调研,光这个他就往学校跑了50多趟。

因为他的年轻,大学毕业还不到5年,阅历和经验的缺乏使有些人对他能否胜任校长的工作而产生怀疑,但丁志群没有怀疑自己。他认为,选择了就必须继续,没有结束就预示着还有希望。为了充实竞选演讲稿,他翻阅和参考了众多的名校管理案例和成功做法,并向学校的老领导、老教师和教育界的专家征询意见,对自己的竞选方案进行多次的不厌其烦的修改。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只要我们努力与付出了,我们就问心无愧。”丁志群没有把竞岗看成是一种很大的责任与压力,而当成是不断激励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一面旗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演说答辩会上,他无懈可击的演讲和回答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从进入最后角逐的12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他后来还了解到,在这场竞岗考试中,他是唯一一个脱稿演说的人。

2004年7月,西樵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西樵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发展到共有3000多名师生,分中职和成人学校两个校区,两种管理模式。中职校区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成人学校校区主要是有学历班和短训班两种办学模式。作为一名年轻而又刚上任不久的校长,一种无形的责任与压力落在丁志群的双肩上。为了众多师生的前途和希望,为了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在众多怀疑的目光中,他按着自己的办学理念,在急遽的社会变革中为学校谋取生存、发展之路。在他还没当校长之前,成校学历班的学生人数只有500多人。丁志群上任后,他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多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开展一些有益的新尝试,解决生源问题。为此他多方联系和考察,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南海区西樵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际交流非常频繁,办学途径得到极大的拓宽,并且逐步向深层次的办学方向发展,先后与湖南师范大学、中央电大、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专等多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现在成校各种层次学历班的人数达到1000多人,每年参加短训班的人数也达1000人以上,成为南海区同类学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他还积极与社会大众媒体合作,利用媒体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因工作作风务实,喜欢学习钻研,开拓创新意识强,从2009年开始,上级还要求丁志群兼任西樵教育培训基地校长。教育培训基地负责教师、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业务。这要求校长要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强的业务拓展能力。成年人的培训尤其是教师培训是个大难题,既要让学员学有所得,又要让培训者学得开心,基地才有长久的生命力。为办好培训基地,丁志群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把如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当作课题研究。倡导在“培训中休闲,在休闲中学习”的培训理念,探索出“三步六环节”的有效培训模式。所以,教育培训基地虽然开办时间不长,但是获得了多方的高度评价,开办次年还获得了“南海区教育创新奖”。因工作出色,丁志群还被评为“广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南海区优秀校长”。

与人为善刚柔并济

作为一个校长,领导一所学校,可以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也可以内敛含蓄、和风细雨。不同的个性风格,造就不同的领导魅力。丁志群属于后一种。和风细雨式的管理当然并不意味着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强调“在平等的前提下去理解别人、信任别人,有了这种尊重,沟通才会有效”。有一次,丁志群在全校大会上声明:禁止公车私用。不巧,刚开完会就遇到了领导用车的问题:一位主任的乡下亲戚身患重病危在旦夕,急着要赶回去。丁志群知道全校大会上做的决定要坚决贯彻执行,领导更要率先垂范,否则,校长的威信很难在教职员工中树立起来。但是他毫不犹豫地把车给了这位主任,“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现爱的过程”,丁志群这样理解“管理”的内涵。“我是一个重视亲情和友情的人”,丁志群坦言他最欣赏的处世原则——与人为善:要理解、体贴教职工。只要出于公心,就不怕旁人的冷眼。

在丁志群的心中,校长是为教师服务的,要关心教师,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的小孩病了,或是家里困难了,他都不忘送去一份问候,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令老师们深受感动。“感情投资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许多时候下属的积极性或是成功就是来自领导的一句并不起眼的问候、赞扬或鼓励。所以管理就是不断地激发善意”,丁志群说,“它可以使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深谙“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原理,即要关心教职员工的生活、情感,让他们看到令人振奋的前景,又要施与必要的制度威慑和刚性惩罚。有一位主任仗着资格老,开会经常迟到,耽误会议议程。在多次提醒无效的情况下,在一次全校大会上丁志群狠狠地批评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主任,从那以后全校开会再也没有人敢迟到。“柔性的服务,和谐的激励,刚性的管理”,这是丁志群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校方略。

作为一个单位领导,丁志群感觉到“校长”的身份无形中在他和教师中隔了一堵墙。他意识到只有拆除这堵“墙”才有可能走进教师的内心,和教师打成一片才算真正地进入管理者的角色。

“中国式管理要求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管理也是一种妥协的艺术”,丁志群深谙管理之道。所以在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时,丁志群也尽量从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要让制度能够理解老师。制定制度不是为了管住人,而是为了发展人。身先士卒、与人为善、理解教师,这样做行政管理才会在教师群体中有认同度。而认同力就是领导力!”丁志群如是说。

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师生的利益和幸福,丁志群比别人付出了更多心血和努力,也因此赢得了师生饱含敬意的评价。在师生的心目中,丁志群是个“务实,有能力,年轻而稳重,不摆架子的平民校长”。

“在学校里,我是校长,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教师才是我的本色。”丁志群的话很朴实,然而饱含着韧性与深度。

在同一间学校任校长十二年后,按照组织用人原则,“超长时间服役”的丁志群于2016年底调任西樵镇太平中学校长。从职业教育向基础教育转型,对丁志群来说是职业生涯的转折,更是一个不断探寻、发现、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我们相信,一直倡导并践行“修已达人”的管理理念的平民校长来说,在新的领域亦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