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距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东校区)2100公里的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传来佳音。
远赴当地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优秀校友李叶平,以三年如一日投身于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突出贡献,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精准扶贫战线上的广师人
1998年,李叶平校友毕业于广东民族学院(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其历任班长、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学院学生会主席;1997年,李叶平荣获“广东省优秀大学生”称号。
毕业后,李叶平在佛山市政协办公室工作,历任综合科副科长,秘书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等职务。
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支援干部之一,李叶平尽职尽责,克服困难,取得显著成交,2019年7月,被授予“甘孜州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18年6月26日,调研得荣县树椒产业发展情况。
时针回溯到2018年5月,李叶平远赴甘孜得荣,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自此担负起脱贫攻坚历史使命。
他在较短时间内克服各种客观困难,突破心态、语言、缺氧和孤独“四大难关”,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广东、四川两省以及甘孜州和得荣县的全局战略部署中推进各项工作,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分管工作方面精准发力并取得显著成效。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荣县于2020年2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摘帽。
高效推进广东援建的好干部
远离广东家乡的李叶平,全情投入扶贫工作中去,充分展现广东干部敢担当、敢创新、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细致入微,扎实有力。
2019年11月26日,走访松麦镇冉绒村非贫困户,了解非贫困户学生就读情况。
他主动完善广东援建相关机制制度,主持制订《广东省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甘孜州得荣县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得荣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得荣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职责》等。
同时,他还建立“每季度一次工作例会”“每月一次专项督查”“每月一次资金拨付率通报”三项制度,扎实、有序、高效推进广东援建工作,圆满完成各年度考核评价任务。
此外,李叶平充分发挥派驻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他先后策划组织了“佛山·得荣汉藏亲子结缘夏令营”“格桑花的情缘——得荣·佛山汉藏家庭友谊之约”以及成功组织策划“我为圣洁甘孜·阳光得荣直播代言2020年佛山·得荣汉藏家庭暑期云结对”等活动,不仅通过亲情、友情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通过运用市场化方式组织活动,既满足市场对藏民俗文化体验的需求,又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弥补了政府发动和组织力量的不足,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等多方报道和表扬肯定,成为广东省援川工作工作的亮点,在国家2019年对口支援四省涉藏结交综合考核评价中,作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重点表彰先进典型,被甘孜州委评为“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同时,他积极协助两地党政部门、教师、医生等开展交往交流活动,两地相互交往交流达20多批200多人次。
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的带头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
远在得荣的李叶平,始终保持与广东(佛山)的紧密对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援建当地,截止2020年底,社会各界捐赠用于得荣县脱贫攻坚的善款和物资达220多万元。
2020年7月16日,在瓦卡镇主持召开广东援建7月推进会。
通过招商引资,推动得荣产业发展,助力得荣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李叶平的着力推进下,成功引进甘孜州中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得荣辰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粤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及甘孜州敬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得荣县源藏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落户得荣,5家企业总投资达7.9亿元,并促成中国农业科学院高原汉麻种子研发与繁育(得荣)实验室、麻类全产业开发与应用(得荣)实验室、得荣博士生工作站正式落户得荣,实现得荣县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李叶平积极对接佛山企业助力得荣产业发展,在佛山设立“得荣县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开设“佛山馆”,在粤桂黔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心设立得荣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局工作站,助力得荣特色农产品走向粤港澳大湾区。
2019年9月10日,陪同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专家到得荣指导汉麻种植。
据悉,李叶平在积极投身到得荣县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外,还担任得荣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并兼任产业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同时还担任任松麦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蹲点负责松麦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成为当地脱贫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