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豆芽机的创新发明

时间:2018-07-12

林贞胜在演示豆芽机如何操作

林贞盛获得的专利

 

林贞盛,1981年出生于揭阳市惠来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穷,从小就帮着干农活,因为瘦小往往力不从心。于是就在想有什么办法减轻体力劳动的念头。1997年,林贞盛报考了广东机械学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四年学成毕业,2001年7月,林贞盛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美的公司工作。但因大公司分工过细,他只分配在生产一线的岗位,他的技能得不到发挥,不久,他换了一家专业做出口的安铂尔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的开发工作。看着自己设计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外的千家万户,他希望能够设计一些跟中国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产品,改善身边人的生活。2004年9月,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攻读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科专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贞盛看到电视上一则关于“毒豆芽”的新闻,就萌发了要研制一种以最短的时间,最节省人工并长出健康可口的豆芽的豆芽机 ,于是在2010年他离开了本来稳定的工作,开始自主研发。

但研发之路并不顺利。研发之初,遭到妻子极大的不解和反对。因为当时他儿子刚满周岁,女儿又在上幼儿园,家里的经济压力巨大,妻子为了更好地照顾子女,已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林贞盛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此时放弃原本不低的收入去创业,成功了当然好,要是失败了全家就要喝西北风。虽然在研发技术方面,林贞盛有着多年的经验,但是自主创业需要投资并且承担极大的风险,所以坚决反对。但是林贞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坚持创业,决心已下,2011年初,林贞盛就开始着手研发豆芽机,一直从事产品研发的林贞盛,轻车熟路,没多久就已画出了豆芽机的结构图纸。接下来要进行开模制作,这需要至少20万。当时家里只有十几万元,他找同学、同事借钱,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刚开始制作的豆芽机长出的豆芽却不理想,又长又细,炒出来口感干涩,还有种苦味。林贞盛翻看大量相关书籍,苦思冥想,找寻问题所在。他想豆芽长得又细又长可能是因为生长时间过长的原因,他就在机器内部增加了一个加温系统,缩短机器发芽的时间,并且,为了防止豆芽无止境地生长,将原本一层的改为两层,并改变了豆格的分布情况。机子做好以后测试,却因机子增温过快,到第三天豆芽已经长成了乱草,妻子知道这个情况跟他大吵了一架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林贞盛并没有退缩,虽然心里无比的疲惫,无比的难受,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坚强前行,继续找寻失败的原因。

后来他将机器再次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机器,长出来的豆芽卖相很好,炒出来甜脆,为扩大影响,他在酒店举行了一次试吃大会,结果反响非常好,他妻子不但认可、原谅了他,还从娘家拿了20万并亲自到工厂上班,管理销售方面的一切事宜。生意越来越好,很快就还上了之前借来的钱。

2014年年初,林贞盛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10——科教频道《我爱发明》,同年4月,《豆芽快长》播出,节目的播出让豆芽机一夜成名,林贞盛每天都接到许多客户的电话。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几百张订单摆在了面前。为赶制订单,他换了更大的厂房,雇佣了更多的工人来进行生产。他的事业一下子红火起来了,成了当地的名人。赚钱后他把老家的房子重新翻修了,让父母住的舒心些,把自己房贷也还清了,与此同时,林贞盛真正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将豆芽机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康绿保。

随着事业的红火,需要扩大生产,这就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能够扩大豆芽机的影响力,吸引投资商,林贞盛决定在广场上进行一场比赛,用自己豆芽机培养的豆芽与市面上的其它豆芽进行比拼。他将传统豆芽与自己的豆芽分别制作了一道菜,给广大市民品尝。大家都对他的豆芽赞不绝口,并对豆芽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那天他的发小董先生正巧路过,他是开淘宝店的,看到豆芽机十分感兴趣。二人一拍即合,董先生借了10万块钱给林贞盛,同时也成为了林贞盛的网上经销商。

一天,一名客户找到公司,说机子不好用,根本发不出豆芽来。林贞盛将机器拆开进行检查,却未发现任何问题。于是,他拿过客户用的黄豆仔细检查,发现豆子有可能是转基因的。根据常识,转基因的豆子是发不出豆芽的。但是客户不信,觉得林贞盛是在推卸责任,林贞盛就用自己的豆子发芽,让顾客三天后来看,豆芽长得很好,他还特地将顾客使用的豆子拿到生物监测机构进行验证,证明豆子的确是转基因的。这下,顾客彻底信服了。

顾客很高兴,特意请林贞盛吃饭,他告诉林贞盛他是做生意的,自己买这台机器主要是对它有兴趣,觉得它特别新颖,有市场前景。他在海南和东北以及一些热带国家都有自家的公司,如果机器能在相应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自己会考虑购买一批回去卖。

林贞盛根据客户的要求对豆芽机做了极限测试,效果很好,顾客十分满意,一下子就订了5000台机器,并付了定金。接到这么一大笔订单,林贞盛赶紧组织生产。他新招收了十几名工人,连夜赶工,只半个月时间,第一批1000台豆芽机就生产出来了,发往东北,林贞盛干劲十足,他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然而,当剩下的4000台机器全部完工发出去了,几天后,机器被全数退回。打电话给客户,得到的解释是:机器不好卖,后边的货不要了。这样一来,林贞盛不仅损失了上万元的运费,还积压了4000台机器。因为他平时一个月也就几百台的量,这些机子能卖大半年了。机子卖不出去,资金就无法周转,工厂租金,工人的工资,还有后来租用的设备都需要用钱,而且当时为赶这批货,还欠了配件厂不少钱。他是搞研发的,没有社会经验,把人和事想的都太简单。定金他才收了10%,如果这4000台机子卖不出去,他要亏很多。

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到处去做展会,这个办法的确让他卖出了几百台机器,但也无法彻底解决机子囤积的问题。

这天,林贞盛找帮他做销售的董先生一起去喝酒。说起这件糟心事,林贞盛痛苦不堪。没有想到,这些都被发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过几天,发小找到林贞盛,将剩余的几千台订单悉数接了过去。原来,他回家动员了做保险行业的太太,让她帮忙将豆芽机以年终礼品的方式购入。因为他太太在公司方面是有这个决定权的,这样林贞盛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由于机子的热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仿造。许多不法厂家模仿林贞盛的机子,但用料差,做工粗糙,因为成本低,在淘宝上可以将售价不断降低而形成价格上的优势。这样一来,从2014年底开始,林贞盛的豆芽机在淘宝上一直处于劣势,更麻烦的是很多廉价的机子根本就发不好豆芽,直接就影响了豆芽机的口碑。

由于豆芽机在价格战中处于劣势,董先生代理的淘宝生意也越来越差,眼看着一天都没有一台订单,就要维持不下去了。为了保住淘宝生意,董先生只好也为仿冒的厂家去卖货。二人就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就在林贞盛与好友陷入僵局的同时,妻子也与他产生了矛盾。看到豆芽机越来越低迷,妻子开始劝说林贞盛放弃,让他回到厂子上班,可是林贞盛坚决不同意。

好友,妻子纷纷离他而去,这时的林贞盛只有孤军奋战了。有一天,林贞盛接了一个电话。原来,是一名看了节目的热心观众,为图便宜买了一台仿冒豆芽机,结果发出的豆芽口感特别差。他打电话来就是咨询这个事情。林贞盛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当着客户的面,将两种豆芽机进行了比较,并用相同的豆子用两台机子发芽。三天后,将两台机子培养的豆芽拿到广场上让大家鉴别,而整个培养的过程林贞盛用录像机录下了。

此时,老朋友董先生也因价格战而身心俱疲,在事实面前,决定真正用心做好自己的品牌,撤出了所有的仿冒豆芽机。最后妻子也拗不过他而重新支持下。

经过不断的努力,林贞盛终于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后来又陆续研发出了烧烤机,煮茶机等许多小型家用设备,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公司的业务也在蒸蒸日上,这条路上,他经历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坚持研发之路。

2015年12月22日,顺德城市网报道了林贞盛的创业故事——《他和自动豆芽机不得不说的故事……》。